2017秋「展望」第二場(11/03)氣候變遷的調適─我們要如何因應地形災害? 十月 20th, 2017
林俊全 教授
國立臺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
氣候變遷對台灣的影響,其實比我們的認知更嚴重。台灣由於地理位置的緣故,受到氣候變遷的緣故,從海岸到高山都有許多的挑戰。崩塌、地滑、土石流,乃至於洪水、旱澇等問題,都是未來面對氣候變遷問題時,需要調適的課題。地形災害反映出的是人們利用土地時,大自然的作用力影響造成災害。我們需要瞭解自然的運作與氣候變遷可能造成的問題,尤其是不同地形災害的類型與防制方式。尤其在山坡地、海埔地、河川地等邊際土地,都需要我們有更高的災害意識,協助我們趨吉避凶。
演講資訊:
- 主 題:氣候變遷的調適─我們要如何因應地形災害?
- 主講者:林俊全 國立臺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 教授
- 時 間:2017/11/03 ,週五晚間 7:00 ~ 9:00(5:30開始索取入場憑證,6:30 開放依序入場)
- 地 點:國立臺灣大學應用力學研究所一樓國際會議廳
- 電 話: (02) 3366-9730
- E-mail:ntuprospect@gmail.com
參加方式:
- 現場報名:演講當天於演講廳服務台索取入場憑證,在開放時間依序進場。
- 網路報名:MYNTU活動報名系統限定名額50人,當天入場前先至服務台完成報到及索取入場憑證,6:30PM開始入場。
活動獎勵:
- 參加者可獲贈科技部《科學發展》月刊1本,送完為止。
- 全勤者可獲贈科普書籍1本(需集滿8場戳章)。
- 每場核發公務人員終身學習與教師研習時數2小時。
注意事項:
- 本系列講座完全免費,因座位有限,請提早到場。
- 現場備有茶水,請自行攜帶杯具盛裝。
- 場內嚴禁飲食。
2017秋「展望」第一場(10/27)知天、順天、樂天─氣候變遷危機與轉機 十月 18th, 2017
童慶斌 教授
國立臺灣大學生物環境系統工程學系
天人合一即是在強調自然環境保育與人類經濟社會和諧發展之重要性。此外,「天地者,生之始也」,唯有瞭解天地自然環境運行,才能持續人類生生不息。近年來,暴雨淹水、久旱成災、高溫破百年紀錄,這些極端天氣似乎不斷上演,也沒停止緩和的跡象,我們的環境到底怎麼了?我們如何能清楚瞭解環境狀態與變化趨勢,瞭解未來面臨問題與挑戰?天、地、人是一體而非互為敵人,人定難勝天,必須合作代替對抗,然後依順著環境改變進行發展。瞭解天地運行,順勢而為,方能事半功倍的進行發展,進而樂於生活。氣候變遷帶來環境改變,對未來帶來危機,但若知天的瞭解問題,然後順天的提出調適行動,必能有轉機,可以樂天的與環境和諧共存。
演講資訊:
- 主 題:知天、順天、樂天─氣候變遷危機與轉機
- 主講者:童慶斌 國立臺灣大學生物環境系統工程學系 教授
- 時 間:2017/10/27 ,週五晚間 7:00 ~ 9:00(5:30開始索取入場憑證,6:30 開放依序入場)
- 地 點:國立臺灣大學應用力學研究所一樓國際會議廳
- 電 話: (02) 3366-9730
- E-mail:ntuprospect@gmail.com
參加方式:
- 現場報名:演講當天於演講廳服務台索取入場憑證,在開放時間依序進場。
- 網路報名:MYNTU活動報名系統限定名額50人,當天入場前先至服務台完成報到及索取入場憑證,6:30PM開始入場。
活動獎勵:
- 參加者可獲贈科技部《科學發展》月刊1本,送完為止。
- 全勤者可獲贈科普書籍1本(需集滿8場戳章)。
- 每場核發公務人員終身學習與教師研習時數2小時。
注意事項:
- 本系列講座完全免費,因座位有限,請提早到場。
- 現場備有茶水,請自行攜帶杯具盛裝。
- 場內嚴禁飲食。